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探青山秘境,绘振兴蓝图——浙江万里学院暑期实践队走进毛岙村

时间:2025-07-16 16:55作者:综合来源:东方财经网

“六月甬城云织纱,千峰江北向远涯”。值此暑期,浙江万里学院“阡陌逐梦,旅韵绘新”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宁波市毛岙村,探寻这座“全国生态文化村”的振兴密码。在青山环抱、溪流潺潺的诗意画卷中,实践队员们见证了毛岙村以生态为笔、以产业为墨,书写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杨梅缀红映青山,土豆破土展新颜

六月的毛岙村,空气中飘着酸甜的果香。毛岙村的山坡上,千亩杨梅林层层叠叠。实践队员走访时正值杨梅成熟季,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深红、紫黑的杨梅如宝石般点缀在翠绿间。随处可见的便是村民采摘杨梅的情景,这里的杨梅,最大的特点便是天然与新鲜,我们注意到很多游客在得到村民许可的前提下,也纷纷参与到采摘的过程中,体会自己采摘的欢乐;也有许多前来购买杨梅的游客,目的就是为了图一口无忧无虑的酸甜。

靠近山脚,在村西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连片的土豆田生机盎然。实践队员跟随农民深入田间,了解到毛岙村采用“合作社+农户+高校”模式,引进高校研发的脱毒种薯,运用滴灌技术和有机肥改良土壤。这些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特别适合做成薯饼、薯片。

二、文化底蕴根植此,古朴诗韵达远方

在我们走访村落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便是感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村中有书舍,文化礼堂、文化长廊等等仿古建筑类的文化标识,我们还到访了村民议事大厅,这里的议事大厅,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瓷砖白墙,而是有石头木头,共同勾勒出的一副古朴、敦实的乡村议事大厅。通过与村委的沟通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村里重大决定皆是由此地商议并决定。村委经常组织文化类发展活动,书法、当地民族舞蹈、孔子学说讲评等等文化活动,以此来丰富村民们的闲暇生活。看着这些沾满文韵的建筑,仿佛有朴实的村民在憨厚的坐在这里,时不时与周围人小声絮叨,认真听取台上干部发言的一幅温馨民主的画卷,徐徐展开。

走在村中,你能显著的观察到白墙黑瓦的典型浙东民居风格,与周边山水相融。这些建筑顺着山势与溪流布局,错落有致,既有实用功能,又极具美学价值。门楣之上,精美的砖雕栩栩如生,题材丰富多样,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也有展现农耕生活场景的春种秋收,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正是文化强国的映照,乡村在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三、文旅融合绘新景,乡愁留住远方客

“白天摘杨梅挖土豆,晚上住民宿看星空,这样的日子太惬意了!”来自四川的游客一家正在毛岙村度假。依托丰富的农产资源,毛岙村推出“春采茶、夏摘梅、秋挖薯、冬赏雪”四季农事体验活动。

“我每年都会来一下啊”,一位来自宁波江北区的一名游客带着他的家人来这里游玩,“已经有三四年了,毛岙这里发展的一直都挺好的,很喜欢这里”。根据我们采访得知,自从前些年毛岙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开始,他便开始持续关注。我们问他最喜欢这里什么,他的回答是:“我感觉很舒服,很安静,正好发现这里了,就来了”。显然,他是毛岙发展的见证者,不需要过多的赘述,每年的固定来访,便是对这里的最大赞言。

“我们正与多支实践队合作开发‘农耕研学游’,设计杨梅采摘、土豆种植等亲子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乡土文化。”根据村委消息。如今的毛岙村,年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千万元,真正实现了“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生态底色,更需要创新思维与青年力量。浙江万里学院实践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用专业知识为毛岙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让这片青山绿水间的乡土情怀,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来源:东方财经网eastfi.com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