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金融 > 互联网金融 > 正文

金融教育“沪”您前行——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时间:2025-09-15 18:12作者:综合来源:中华金融网 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二 十 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按照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组织开展2025年上海地区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凝聚行业力量,吹响集中活动集结号

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联合指导下,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上海地区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海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辖内一百余家金融机构代表和市民代表参加活动。

上海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綦相在致辞中指出,上海金融监管局立足构建金融“大消保”工作格局,推动金融消保工作迈上新台阶,目前已进入常态化治理阶段。辖内金融机构要办好为民实事,做维护群众利益的“实践者”,升级服务能力,做化解行业难点的“破题者”,筑牢安全防线,做金融安全环境的“守护者”。

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上海金融业为民办实事举措范例和受欢迎的金融教育作品,并通过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教育脱口秀、合唱金融教育歌曲等形式向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为民”的初心。同时,活动外场举办金融知识集市,30余家金融机构在现场设置主题摊位进行宣传,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图文并茂的金融知识展架等载体,有效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活动现场参与人数众多,气氛十分热烈。

二、强化风险提示,推动金融知识进万家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上海金融监管局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牵头辖内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样式、多层次的教育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和反诈防非常识送到家家户户,做到上海街道乡镇全覆盖。如“进校园”护航青春、“进企业”服务实体、“进商圈”促进消费、“进社区”温暖邻里、“进乡村”助力振兴,在市民公园开设金融知识集市,联合明星警官向社区居民和老年大学学员讲授反诈常识,在线上推出金融知识竞答,在机场、电梯间播放风险提示视频,在黄浦江畔开展无人机演出等,将金融教育宣传与本地文化、市民生活场景深度融合。

三、坚持为民监管,谱写消保工作新篇章

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三聚焦”为抓手,推动完善金融业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聚焦源头治理。开展代销业务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梳理和排查代销领域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和突出问题,持续督导金融机构规范开展代销业务。多措并举整治规范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指导金融机构实质性审核识别借款人身份,妥善处理风险隐患。二是聚焦群众关切。指导上海辖内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持续开展银行业营业网点适老服务评价暨老年友好网点建设工作。推动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完善银行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南,指导辖内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网点无障碍环境提升工程。三是聚焦关键实事。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睡眠保单”清理和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工作。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动普惠信贷提质扩面。深化普惠保险创新,相继推出“沪惠保”“沪家保”“沪业保”“沪理保”等城市定制型普惠产品,落实金融为民惠民利民政策。

四、畅通维权渠道,深化多元纠纷化解机制

在上海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以集团综合化、区域综合化、金融司法融合为总思路,以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体化解决为总目标,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维权渠道。一是立足调解主业。2025年上半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共受理纠纷案件32857件,同比增长102.38%,完成调解22069件。二是设立调解分站。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自2024年9月起陆续建立1个中心+10个分站的架构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维权渠道,自去年9月成立分站以来,累计受理纠纷7770件,涉及金额4.1亿元。三是探索“一点一室一机制”建设。虹口区人民法院北外滩金融纠纷调解指导点和北外滩金融审判工作室分别入驻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北外滩调解工作分站和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加强基层一线金融解纷诉调对接。

下阶段,上海金融监管局将立足监管为民初心,凝聚行业合力,全方位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持续优化金融惠民举措,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能,为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
华南财经网手机版 中国大财网手机版 中国华财网手机版 中华金融网手机版 东方财经网手机版 大众财经网手机版 齐鲁财经网手机版